最美思政课教师,是他!
邢鹏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和湖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青年骨干)等人才项目入选者。主要承担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6项。围绕思政课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教学成效显著,教学评价多次位列全校思政课教师第一名,多次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媒体、湖南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不负青春砺初心 坚守杏坛育桃李
——访湖南省高校第二届“最美思政课教师” 邢鹏飞
当湖南省高校第二届“最美思政课教师”的喜报传来,群聊、朋友圈、公众号,各种社交媒介都一遍遍推介着邢鹏飞的事迹。见面之前,我不断地在脑海里想象着这位“最美教师”的模样:老成、严肃,或是和蔼、幽默?“一个阳光帅气的、眼神坚毅的青年”,就是我对邢鹏飞最初的印象。当那个不断重申着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思政课老师”的“青年”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与想法时,看着那透亮的眼神以及情不自禁挥动的手势,我突然理解了“最美教师”之美,美在何处。
谈起对思政课的最初印象,邢鹏飞提起了影响他一生道路的中学政治课堂。“段献勇老师的思想政治课是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上的最初启蒙。”幽默的课堂讲述、清晰的授课逻辑激起了少年邢鹏飞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高考填志愿时,邢鹏飞填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志愿。从本科、硕士再到博士,一路读来,他从未有过动摇,坚定地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之中。从兴趣到学习,再到理解、认同,到今天的信仰,邢鹏飞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一以贯之,从未有过动摇。“作为一个80后,我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对人民的惠及之广泛”,他讲道,“你知道目前全球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有多少吗?大概十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我们将通过两步走战略安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就是说我们将在接下来的30年里把中华民族14亿人口推向现代化。”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在中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正是这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让邢鹏飞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底气、有魅力,能够理直气壮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自己的坚定信仰感染学生,将信仰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时代新人,在言传身教中与学生共成长。事实证明,老师的坚定信念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2017级英语系兰昕欣同学,在毕业后投身基层教育,她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教师节给邢老师发短信说,“您的思政课让我受益匪浅,受您的影响,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您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以敬畏致杏坛,格物致知恪尽师责。作为一名老师,邢鹏飞对自己的职业始终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对于他来说,思政课的本质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课,作为一名党旗下成长起来的思政课教师,他的宗旨就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用真知教学、用真情育人,在匠心育人中彰显师者之美。
在教务系统的匿名评教中,有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条评语“邢老师的课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对时政的关注度,提高了我的爱国热情”。这种种好评背后,是邢鹏飞潜心研究如何把党的理论说清楚讲明白取得的最佳成果。
对于邢鹏飞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一两个小时,而是课后每时每刻的备课、磨课。“我每次上课前都要再次对课程内容进行琢磨”,邢鹏飞讲道,“党的创新理论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作为党的理论的传播者,我们也要将最新的内容和精神融入教学之中”,所以邢鹏飞的备课“不是天天备,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备”。备课进行时成为他的生活常态,邢鹏飞的家人常常“责怪”,“每天就知道坐在那琢磨怎么上课,盯那么久的电脑也不知道动一动。”面对家人的嗔怪,他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笑,站起来甩甩臂膀,随后再次投入到课程的准备之中。正是因为准备得足够充分,面对每次突击检查或是公开课,邢鹏飞都胸有成竹,“我不能保证自己每一堂课都能讲得很好,但任何一堂课我都作了非常精心的准备,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打磨,增添最新的素材。”不仅是备课上的精心准备,作为他教学支撑的重要方面,邢鹏飞还坚持教学研究导向,力图织就科研反哺教学新画卷。“我们不是理论的‘诵读者’和‘复读机’,要想把理论给学生讲清楚,首先自己要把理论搞透彻”,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对症下药”。秉承这样的思维,邢鹏飞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并力图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让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
邢鹏飞进一步强调,“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形式上的创新同样十分重要。邢鹏飞发现在“对哪种教学方式更加期待”的调查中,学生期待值最高的是社会实践活动。于是邢鹏飞和同事们一起改革教学方式,通过移动课堂、实践课堂、直播课堂、示范课堂等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理论、应用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这种创新教学形式,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成为湖南师大思政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
把课堂从校园拓展到基层,让思政教育面向大众,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相长相和。把思政课开在田野上,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百姓家,在基层中尽显实践之美。
在面对学生开展移动课堂过程中,邢鹏飞发现社会上的一些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也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自己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理解,但苦于没有途径实现体系化学习。为了助力基层理论教育,邢鹏飞积极参加团省委青年讲师团、长沙市委组织部理论教育讲师团,每年到工厂、企业、社区、机关等基层地点进行理论宣讲。由于基层教育与学校中的对象不同,邢鹏飞开始琢磨如何在话语方面用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把道理讲清楚,让党的创新理论能够真正深入人心。邢鹏飞还提到群众带给他的触动。那是一次在冬天里的社区理论宣讲,刺骨的寒风也挡不住群众们学习的热情,大教室里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到得那么早、那么齐,完全出乎邢鹏飞的预料。一双双发亮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位走上讲台的老师,期待着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课程。课后,一位老党员激动地说,“之前我在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中也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但通过听你的讲课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好!”“那一刻”,邢鹏飞说,“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采访的最后,邢鹏飞再次强调,“我真的是一位顶普通的思政课老师,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能得到这么多对我工作的认可,是我没想到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至于“最美教师”这个头衔,他讲道,“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更是属于湖南师大马院每一位教师和课堂上每一位同学的。”
来源 | 湖南师大报
设计|肖玉婷
编辑 | 王婧怡
校稿 | 彭冰莹
责编 | 董飞
审核 |陈丽荣